从常态到常态——俄美关系的变迁
您已经看过
[清空]
    fa-home
    典型案例司法解释法院防疫下载检察院犯罪名人公务员暴力犯罪行政管理强制执行
    当前位置:法律巴士>随笔杂谈>其他杂谈>从常态到常态——俄美关系的变迁

    从常态到常态——俄美关系的变迁

    其他杂谈lawbus2016-05-18 19:5236490A+A-

    从苏联时代以来,俄罗斯与美国便一直的世界上的两个超级大国。虽然俄罗斯一度衰退,但瘦死的骆驼比马大,其仍是第二大国。理所当然,两国的关系成了国际政治的风向标,甚至影响了世界的进程。俄美关系随着俄罗斯社会制度及国力的变化而几经风云变幻,大致经历了四个个阶段:殖民扩张时期的狼狈为奸、苏维埃时期的刀枪相向、短暂的蜜月期、新时期的角力。


    17世纪末期彼得大帝改革后,俄罗斯帝国步入现代化,同时大规模扩张。作为后起之秀的美国,在19初期开始工业化,并在内战后步入成熟,也活跃于殖民舞台上。两国之前基本没什么接触,此时两国均是方兴未艾,处于正常的国与国交往中。由于两国殖民扩张的一致性,可以说是狼狈为奸,相互配合攫取落后国家的主权利益,同时全力保全本国。如美国总统西奥多·罗斯福出面斡旋,俄罗斯与日本于1905年9月5日在美国签订《朴茨茅斯和约》,结束日俄战争;俄、德、法三国干涉还辽时美国保持了中立;美国提出“门户开放”政策后,俄罗斯基本上没有接受。

    从今天看,两国有一巨大“不平等”之交易,即由于克里米亚战争,俄罗斯担心英国夺走阿拉斯加,便以平均每英亩二分美元的价格将其“贱卖”给美国。总之,直至十月革命前,俄美处于正常的外交关系状态中。


    十月革命后,俄罗斯建立社会主义制度。革命刚爆发,日、英、美先后予以武装干涉。此后至美国参加二战,俄美处于完全敌对状态。直到二战初期,英、法、美仍幻想祸水东引,促使希特勒进攻苏联。诺曼底登陆后形成西线战场,苏联从东线反击,俄美形成合作态势。但这种合作只是面对法西斯的不得已的选择,并未改变俄美的敌对性质。二战结束不久,即迎来冷战时代,俄美高度对峙,甚至几度达到爆发核战争的程度,尤以古巴导弹危机最为著名。

    俄美的刀枪相向在冷战时期最为显著、激烈。这时期亦是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两大阵营的对峙时期,苏联与美国分别作为双方的“带头大哥”,形成两国争霸的局面。两国间的每次风吹草动都会引起国际上的惊涛骇浪。由于两国国力的变化,俄美出现多次缓和。在争霸初期,赫鲁晓夫便希望实现“美苏合作”,共同主宰世界。在20世纪60年代末到70年代中期,两国领导人的频繁互访并签署《美苏限制战略核武器条约》。最终由于苏联的过国力不支,冷战以苏联1991年解体为标志结束,俄美关系亦迎来新时期。


    俄罗斯继承了苏联的大部“遗产”,同时接手了苏联的乱摊子。解体之初,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曾作出许诺,要俄罗斯在种种改革的条件下,向俄罗斯提供援助。于是叶利钦对内大范围改革,对外奉行向西方一边倒的外交政策,俄美迅速进入“蜜月期”。美国于是对俄罗斯大量注资,推行休克疗法,试图稳定俄罗斯经济,但以失败告终。同时美国始终以冷战胜利者自居,是无法被自视甚高的俄罗斯人容忍的,俄很快也发现这种政策并不符合俄的利益,开始改变外交政策,两国关系迅速降温,从保持了一年左右的“蜜月”状态步入叶利钦所称的“冷和平”时期。


    从“冷和平”期开始,俄美再次步入正常的外交状态。普京担任俄罗斯总统期间,把维护俄国家利益、重振大国雄风确立为外交战略的基石,使俄罗斯自食其力、发奋图强,取得显著效果。俄罗斯与美国展开了现代国际关系中的国家角力。顾名思义,两国仍以矛盾为主,关系发展可谓“起伏不定、一波三折”:双方围绕北约东扩、中亚“颜色革命”、俄罗斯民主和人权等问题而口水甚至动作不断。

    至今这一段时间虽不长,但两国关系起伏却可圈可点。俄罗斯要再次崛起,而美国竭力加以遏制,并试图战略包围俄罗斯。从趋势上看,两国关系处于不断恶化中,并在2008年夏季跌入低谷。1999 年北约侵略南斯拉夫,俄美关系陷入僵局,之后2000-2001两国再次陷入危机。“9·11”事件后,俄罗斯曾以配合反恐向美国示好,但美国未加以重视。

    由于国力所限,俄罗斯对于美国的“欺压”并无明显抗击。美国步步为营,不断推动北约东扩,并在“合适”时机在东欧部署导弹防御系统。

    1999年3月,北约接纳波兰、捷克、匈牙利为成员国。2004年3月,北约纳入东欧7国(保加利亚、爱沙尼亚、拉脱维亚、立陶宛、罗马尼亚、斯洛文尼亚和斯洛伐克),实现了北约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一次东扩。2006年11月,美国参议院批准了支持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格鲁吉亚、马其顿和乌克兰尽快加入北约的法案。2008年4月,北约布加勒斯特峰会正式接纳阿尔巴尼亚、克罗地亚加入北约“成员国行动计划”。

    2006年两国领导人开始打口水战;2007年的“导弹防御系统事件”使两国关系急转直下;2008年8月爆发的俄格“五日战争”后,世人更是惊呼新的冷战即将到来。

    其实冷战是不会再次到来的。很明显,俄美的一切角力都建立在“国家利益”的基础之上。世界已经紧密联系为一体,牵一发而动全身,美国也知道适可而止。并且美国的2007-2008年的激进动作都发生在小布什执政的最后两年,自有下任来收拾残局(事实证明如此)。围绕国家利益,随着国际关系出现质的变化(如美国陷入经济危机,中国等的崛起)和奥巴马当选美国总统,俄美关系出现曙光。奥巴马一当选便向俄罗斯示好,梅德韦杰夫也积极回应。最近的事件之一便是《削减战略武器条约》即将到期,两国积极磋商制定替代条约,以免出现政治与法律真空。此次的峰回路转并没有实质变化,亦可以理解为中国的俗语“新官上任三把火”。应该看到,美国仍未放弃对俄罗斯地缘政治的争夺,仍在向独联体渗透;美国的退让也是建立在俄罗斯的强力反击与政治交易(如以单方面退出《关于销毁中程和中短程导弹条约》、在西部建立导弹基地相威胁);崛起为强国并融入西方是俄罗斯从未放弃的梦想。接下来的仍会是利益的争夺。


    俄罗斯向来对美国有一种不信任感,对于美国的一些承诺,除非是签订双边或多边条约,不会加以信赖。表明国际条约在调整国际关系中的重要作用,两国积极寻求《削减战略武器条约》替代条约更加以证明。

    国际社会的发展趋势必然是一体化的加强,俄美关系也会在相互角力中起伏前进,两国关系必然也得在双边条约及国际条约的“护航”下才能保持良性发展。

    本文链接:https://www.lawbus.net/articles/57.html

    除作者为转载以外,本站文章均为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来源:法律巴士

    支持Ctrl+Enter提交
    Copyright © 2011- 法律巴士 All Rights Reserved.  
    Powered by Z-BlogPHP| 湘ICP备2023031007号| 联系我们
       

    湘公网安备43011202000941号